您所在位置: 首页>>旧版网站>>抗击疫情>>正文
春暖花开,相约“云端”:航天学院空天动力技术研究所工作讨论会
2020年03月20日 12:02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疫情期间学校工作精神,促进研究所“教书育人”各项工作提升,航天学院空天动力技术研究所于3月19号下午3点组织召开了一次热烈的“云端”讨论会。会议主题包括:1)学院有关学生培养、招生、教育教学改革等情况说明;2)学校一流本科人才行动计划讨论;3)“新工科”申报讨论;4)研究生教学及培养改革讨论。会议由空天动力技术研究所所长魏祥庚教授主持,参会人员包括:科研院副院长刘佩进教授、航天学院副院长秦飞教授、空天动力技术研究所党支部书记朱国强副教授,以及所里其他三十多位教师。


一是学院有关学生培养、招生、教育教学改革等情况及疫情期间工作说明。魏祥庚所长就学院前期开展的有关学生培养、学生双创工作、本科及研究生招生和教育教学改革等讨论情况作了详细通报。结合研究所实际,也提出了研究所今后需要重点关注的工作,并提请大家结合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和研究生教育改革等工作开展讨论。疫情期间空天动力技术研究所根据学校和学院的要求,严格落实研究所外地返校教职工的情况追踪,督促外地返校人员按照要求居家隔离,同时支部积极协调做好被隔离人员的生活保障和服务工作。近期,新的疫情期间管控规定和情况包括:1)进出校园均需出示个人一码通信息及相关证件;2)需到办公室开展工作的教师应于前一天下午四点前在“疫情防控每日填报”中申报;3)陕西省发布了学生开学计划,但大学开学时间可能相对较晚,各位老师要做好研究生论文以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工作,有力保障研究所的网课教学质量,切实做到各级学生停课不停学。

二是人才培养与专业建设情况。专业建设负责人吕翔副教授就“空天动力技术研究所人才培养与专业建设情况”作了报告:1)介绍了2020年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的情况;2)汇报了学校一流本科人才培养行动计划的讨论稿,并提请大家讨论;3)介绍了教育部第二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申报情况。

   

学科建设负责人严启龙教授就“研究生培养方案现状分析与改革方案草案”做了通报,梳理了现在研究所研究生情况、师生比例、研究生课程及培养情况等,结合学校学院改革精神引出培养方案改革中需要深入讨论的5大类10个问题。详细介绍了航天学院及空天动力技术研究所的研究生分类培养改革思路,形成“三门基础通识课”+“两门必修课”+“专业选修课”的专业课建设思路。

  

航天学院秦飞副院长做了进一步补充,并希望引起大家的热烈讨论:1)研究所本科和研究生招生的质量和数量均有待于进一步提升;2)要充分利用燃烧、热结构与内流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的平台优势,加强学生“双创”及各类竞赛活动的引导和培训,一方面提升学生的科研素质,另一方面成为吸引优质生源的亮点工作;3)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要重视与本科教学改革的统一性和贯通性,保证本研教育相互适应,相互促进;4)加强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质量监管与控制,适当引入末位淘汰机制;5)博士研究生的毕业标准以及硕博士导师的入选标准需要更加多样化、灵活化,希望大家集思广益;6)重视教学与科研工作的融会贯通,积极探索申报教改项目,争取产出高水平教学成果。

三是人才培养及专业建设等工作研讨。

与会教师就通报的相关工作及情况结合自身工作展开了深入地研讨。

科研院副院长刘佩进教授指出:1)与时俱进,提升专业吸引力。研究所颇具专业优势和特色的,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优秀的传统,已经培养出了侯晓和罗琦两名院士。在新教育和科研环境下,教师应当主动变革,拓展新能源、人工智能与专业的结合等创新性的前沿方向,丰富专业内涵,打造专业新高度。2)加强新形态课程及教材建设。重点要加强教改项目、慕课等的申报和建设,培育重点核心课程。3)更加客观的评价体系建设。建议不看发表媒介,甚至可以没有公开发表,但要客观评价论文本身的质量,注重论文的前沿引领作用、工程应用价值等。

就此,魏祥庚教授做了进一步补充:年轻教师要勇于也善于提出新的发展方向,比如如何将新技术应用于专业发展、核推进、行星际航行动力等,形成研究所今后新的方向和学科增长点,从而吸引年轻教师协同进步;对于优质生源的吸引,可以加强暑期学校、高峰体验计划项目等活动的组织。

大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形成了共识。认为:加快课程体系构建,形成课程群建设;积极开展新形态、智慧课堂建设,借这次疫情锻炼提升教学水平;要建设本研贯通的教材体系,加强专业教材模块化;增加智能技术的引入和相关专业的融合,拓展专业内涵,提升专业和实验室的影响力;加速研究所网站建设,通过增加如智能交互平台、高水平视频课程等,再次极大提升研究所的展示度;定期组织专业相关的各研究所进行调研学习,提升自己科研工作与前沿需求的匹配度;邀请高内外的知名教授、高水平研究专家来所报告,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提炼科研工作中适合本科生参与的问题,像固液混合发动机和激振火箭发动机研究十分适合开展实验课程教学和学生竞赛,也具备丰富的支撑条件,加大科研反哺学生培养的力度;通过暑期学校、双创育人等加大科研设备仪器等对学生的开放,充分发挥国家级平台在学生培养中的作用。

最后,会议在热烈、和谐的气氛中结束。春暖花开,相信疫情之后是“热火朝天和奋力直追”,全所人员将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人才培养和科研攻关工作中。


Close Wind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