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数学与统计学院“图论与组合数学团队”受航天学院执行院长岳晓奎教授邀请进行学术科研交流,航天学院部分青年教师与学生代表参加会议,双方围绕如何实现工程需求牵引与技术推动融合发展展开深入探讨。本次交流的核心主题是工理学科交叉融合,旨在促进双方的协同创新,充分发挥航天学科的工程实践优势和数理学科的技术理论优势,为双方的融合发展寻求更加全面和深入的协同方案。
会议开始,航天学院教师与学生代表介绍了航天学院当前的部分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包括新型航天器总体设计、空间操控和在轨服务技术以及空天飞行器制导控制新技术等,分享了工程实践经验,并展示了航天学院的创新和实践成果,强调了基础学科技术创新对于航天事业的推动作用。

随后,“图论与组合数学团队”的教师与学生代表介绍了团队在基础数学、应用数学和运筹学与控制论等领域取得的诸多创新性研究成果,以及在技术创新和应用落地方面取得的显著进展。同时分享了一些数学理论与航空航天领域成功结合的实例,涵盖了无人系统数学建模与算法、无人飞行器航迹规划、新型无人机设计和优化算法等领域,展示了数理学科在工程需求牵引和技术推动方面的重要作用。
在研讨环节,与会教师和学生代表积极参与讨论,就各自研究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进行了深入交流。双方共同探讨并分享了解决问题的经验和方法,发现了双方在技术和实践方面的结合点和切入点。岳晓奎教授和张胜贵教授对双方的问题与收获进行了总结,一致认为要进一步深入落实工理学科交叉结合,实现工程需求牵引与技术推动的融合发展,双方应双向发力,互补提升,充分发挥我校优势工科有背景、问题导向有支撑的学科布局优势。

会后,双方表示要进一步加强合作并建立更加深入的联系和合作机制,在国家航天领域重大型号装备的研制过程中共同开展更深入的合作研究,并在学科交叉方面进一步加强合作,双向发力,向上强化工科特色,向下夯实理科基础,打通学科交叉融合堵点,释放创新活力,通过深度的交流与合作,实现工理学科的互补和共振效应,为实现工程需求的牵引和技术推动相结合提供优质的解决方案,引领相关学科高质量发展。

本次交流不仅为双方团队提供了新的合作机遇,也为我校工理学科交叉融合提供了新的思路。双方团队将继续加强合作,深化交流,共同推动科研成果的应用和落地,为推动我校工程科技的创新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文、图:杨子煜、丁一波
审核:黄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