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陈士橹飞天班(航空航天工程)
专业介绍:本专业隶属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国家双一流建设、A+学科)。陈士橹飞天班与国际通行的航空航天高等教育模式接轨,打破传统专业设置界限,体现当代科学技术发展中学科交叉的特点,以飞行器设计、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三个学科方向为牵引和主攻方向,推行通才教育模式,实行3+X+1培养模式,旨在延续西工大为我国航天和国防事业持续输送创新型卓越人才和行业领军人才的“西工大现象”,培养适应我国航天事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和综合能力强、人文素养高、富有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的高级人才。
核心课程:航天智能技术应用导论、理论力学、机械制图、空气动力学基础、自动控制原理、电工电子技术、航天材料力学、航空航天工程热力学、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航天飞行动力学、航天飞行器设计、飞行器结构力学、飞行器控制系统原理、航天器控制原理、空天光电探测基础、航天推进理论基础
(2)航空航天类强基班(飞行器设计与工程)
专业介绍:本专业隶属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国家双一流建设、A+学科)。旨在服务国家航空、航天及国防领域高端装备研发重大需求,汇集优质教学资源,融合航空航天领域基础学科和未来发展学科知识体系,创新面向航空航天工程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扎实的工学基础、鲜明的学术志趣和宽广的国际视野,以科学素养和工程素质为主线,培养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领军人才。实行“3+1+N”的“本博直读”或“本硕连读”模式,本科第四年实施本研衔接培养,毕业生授予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工学学士学位。
核心课程:航天智能技术应用导论、理论力学、机械制图、空气动力学基础、自动控制原理、航天材料力学、机械原理、航空航天工程热力学、电工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基础、飞行器结构力学、航天飞行动力学、航天飞行器设计、空天光电探测基础、航天器控制原理、飞行器控制系统原理、空天推进技术
(3)航空航天类(飞行器设计与工程)
专业介绍:本专业隶属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国家双一流建设、A+学科),入选2019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是国家首批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予点(培养了我国第一位飞行力学博士),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专业、陕西省名牌专业、国防特色专业。针对运载火箭、导弹、航天器、空天飞行器的总体及结构设计、飞行力学与导航制导控制技术,培养掌握飞行器总体、气动、结构、材料、弹道、效能、制导控制、导航等领域基本理论和方法,“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高度责任感、热爱祖国的拔尖创新人才。
核心课程:人工智能系统概论、电工电子技术、理论力学、机械制图、航天概论、空气动力学基础、自动控制原理、机械原理、航天材料力学、工程热力学、飞行器结构力学、航天飞行器设计、航天飞行动力学、空气动力学计算方法、大气飞行器制导原理、航天器制导理论、弹性力学与有限元法、飞行器优化设计、小型火箭设计与自主飞行试验
(4)航空航天类(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
专业介绍:本专业隶属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国家双一流建设、A+学科),入选2021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以飞行器环境感知、目标检测识别与跟踪、飞行器精确制导控制与仿真、导弹红外仿真与抗干扰评估、高速飞行制导控制技术为主攻方向,推行通才教育模式,培养掌握航空航天电子、控制、信息、导航等领域内不断拓展的基础知识与专业技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扎实基础、宽广知识面、较强终身学习能力、人文素养高、富有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的高级人才。
核心课程:人工智能系统概论、电工电子技术、理论力学、机械制图、航天概论、空气动力学基础、自动控制原理、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航天飞行动力学、空天光电探测基础、飞行器控制系统原理、航天器控制原理、航天飞行器设计、现代控制理论基础、导引系统原理、空间系统工程、现代传感技术及应用、新概念导航技术、计算机控制及仿真、大学生微小卫星综合设计与研制、低空反无人机系统设计与实践
(5)航空航天类(飞行器动力工程)
专业介绍:本专业隶属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国家双一流建设、A+学科),入选2019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是教育部“特色专业”、陕西省本科“名牌专业”。以火箭发动机、冲压及组合发动机、电推进、推进剂与含能材料、深空探测能源动力、其它新型空天动力等为主要研究方向,融合总师育人文化与通才教育模式,旨在培养专业基础扎实、综合能力突出,富有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具备“总师型”人才特质的高级人才。
核心课程:人工智能系统概论、电工电子技术、理论力学、机械制图、航天概论、空气动力学基础、自动控制原理、机械原理、航天材料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燃烧学、航天推进化学基础、航天推进理论基础、固体火箭发动机设计、液体火箭发动机设计基础、航天飞行器设计、飞行器控制系统原理、发动机内流场数值分析基础
(6)航空航天类(航空航天工程)
专业介绍:本专业隶属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国家双一流建设、A+学科),入选2020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以空间操作、空间载荷与应用以及深空探测等空间应用技术为牵引和主攻方向,推行通才教育模式。旨在培养适应我国航天事业、航空事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知识吸收和综合能力强、人文素养高、富有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的高级人才。
核心课程:人工智能系统概论、电工电子技术、理论力学、机械制图、航天概论、空气动力学基础、自动控制原理、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空间系统工程、航天飞行动力学、空天光电探测基础、空间机器人基础、空间遥科学技术基础、空间载荷与应用、深空探测基础、空间飞行器轨道设计及实验、空间机器人在轨服务技术
审核:孟中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