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运载领域高层次青年学者论坛”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的指导下,由中国宇航学会联合西北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知名高校和航天工业部门共同发起,每年举办一次,旨在为航天运载领域的青年学者提供交流与合作的平台。第二届论坛由中国宇航学会主办,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承办,航天飞行动力学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协办。会议于11月9日至11日在琼海博鳌成功举办,汇聚了200余名来自航天领域的专家学者和青年才俊,共同探讨我国航天运载领域的发展现状和未来需求。
![](/__local/2/08/00/C46B15B31DCCA2BD0093808C69B_69890C40_2C8D5.jpg)
本次论坛以“探索航天运载前沿技术,开拓人才强国战略空间”为主题,通过3天的深入交流和8场学术活动,为青年学者提供了一个展示科研成果、激发创新思维的平台。与会者围绕航天运载技术的最新进展和未来趋势进行了广泛讨论,旨在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__local/B/E9/D3/497BBA269DFDF5BB6D14C261D87_00FE7F4C_E616.jpg)
侯晓院士致辞
![](/__local/E/9F/19/51D07C57840134BC2411AA3FD82_D6746B05_6720.jpg)
岳晓奎副校长致辞
![](/__local/8/8B/F6/4EEE74A9FF2CF84732AA9638E6C_9E50A15A_52D1.jpg)
王一然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致辞
![](/__local/9/B0/DB/B537AE524A2395DD00548162D97_B63CC5E6_BABC.jpg)
姜军副秘书长致辞
在开幕式上,西北工业大学副校长岳晓奎代表学校致辞,详细介绍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总师育人文化”,强调了科研系统集成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重要性,并号召与会者共同推动航天运载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副主任侯晓院士发表致辞,强调了航天青年在提升理想信念、专业技能和创新意识方面的重要性,并感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对青年人才的长期支持。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一然介绍了学会在培养青年人才方面的“5个1”托举体系,旨在提升青年人才的科研创新能力、学术表达能力、活动组织能力和亲和力,营造学术自律及自主科研的创新氛围。
在本届“中国宇航学会高水平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激励计划”授证仪式上,学会副秘书长姜军介绍了通过成立激励计划学术委员会等创新举措,持续提升激励计划的公信力与影响力。本年度,我校共有4篇优秀论文获奖(1篇博士论文、3篇硕士论文),获奖总数位居全国第一。其中,岳晓奎教授指导的博士夏冬冬同学荣获了中国宇航学会优博,代洪华教授指导的硕士王其偲,杨文婧副教授指导的硕士冯奕铭和李永波教授指导的硕士王顺获得了宇航学会优秀硕士论文。
![](/__local/6/5C/09/79D849320D43BDA1BC282E4D9B8_EF100EFE_1D84C.jpg)
![](/__local/B/E9/79/AB12885102363C115C5973A8063_B58E9CE5_1332D.jpg)
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赫晓东等专家在特邀报告环节寄语青年,希望青年人才汲取大国重器学术成果精华,传承创新,开创未来。主论坛由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院长龙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院长王伟宗,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副院长秦飞主持。
![](/__local/C/33/73/9A91E0AD9972746C2872913EB52_2350D95C_7C50.jpg)
赫晓东 院士
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
![](/__local/A/7D/46/58E5FB1BD7F9D66FDEEB437160C_88244822_69C2.jpg)
宋征宇 研究员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__local/D/D9/54/CE50EBFB5DE086CF3D413F128EB_F143823D_652F.jpg)
何国强 教授
西北工业大学
![](/__local/3/39/9C/0F3444F08A88031F804954EE582_CF5A80FA_743C.jpg)
王珏 研究员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__local/3/66/C7/51FE9BED676A884173E80999203_7BE6A7F2_701F.jpg)
谭永华 主任
航天液体动力全国重点实验室
![](/__local/D/59/2F/104FCC597EE512E7F65DB81BC6E_37EE9475_7E61.jpg)
张立宪 教授
哈尔滨工业大学
本次大会共设有6个平行分论坛,共有50余名优秀青年学者发布学术成果,我院共有9名优秀青年参加了平行论坛并做精彩汇报,20余名国家级人才担任点评专家,倾力相助青年学者的学术成长。
![](/__local/3/F1/50/4962F3FB33016BD68F014841912_D7CD5357_6FBA.jpg)
![](/__local/1/DE/FE/6D3CD83C52BD8989FA25A27D434_1F5667A4_7DC3.jpg)
![](/__local/E/D9/B4/0B572B359EECECC4BDA5897281B_4EBF872F_9299.jpg)
![](/__local/2/7A/D3/26800D2A06AE2E0E171A4980E37_1F4A328A_1ABEC.jpg)
专家点评瞬间
![](/__local/8/FE/B3/647AE26D242F11F636301D718DB_C384845E_938A.jpg)
![](/__local/7/57/02/3FB1BE191A8E71821D223B13722_4A4D80C1_95DF.jpg)
![](/__local/7/C0/86/BC7F88723DB33CCB5A4D242BF30_C8915E5B_B8B2.jpg)
![](/__local/C/C8/40/4D3F80592B72B6DC49A86027096_05E5B88D_BF9D.jpg)
通过此次论坛,进一步宣传和扩大了我校航空宇航学科影响力。本次大会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精神的传承。与会专家的寄语和指导,为青年学者指明了前行的方向,激励他们在航天科技的征途上不断探索和创新,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来源:航天学院
审核:黄越、秦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