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西北工业大学于7月1日隆重举行“七一”表彰大会,集中表彰了一批在党建、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其中,航天学院1个教师党支部、1位教师党员、1个学生党支部、3名学生党员获得学校先进集体和个人表彰,他们以实际行动在航天报国的征途上书写忠诚篇章。
先进基层党组织:航天学院空天动力技术研究所党支部

支部简介:
党支部共有党员39人,教职工50人。支部以“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为目标,实施“人才腾飞”计划,打造“校企军共建、联合锻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党建品牌。近三年来,获批全国重点实验室,科研经费持续破亿,“飞天一号”、“飞天二号”成功实现火箭冲压组合动力的国际首飞和多项国际首创,教师获各类奖励30余项,新增国家级领军人才1人、国家级青年人才4人。
获奖感言:
获评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是空天动力技术研究所党支部全体成员的集体荣誉。这不仅是对支部教学科研工作的高度认可,也是对支部党建成效的充分肯定,更是激励我们沿着既定目标奋勇前行的强大动力。未来,支部将持续深化党建工作,凝心聚力,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互促共进;紧扣国家发展战略,瞄准重大科技任务,紧跟空天动力技术前沿与行业需求,为铸造国之重器、建设航天强国贡献“西工大动力”;依托科研实践加强铸魂育人,将“总师型人才”培养走深走实,为党育英才,为国防事业输送更多“西工大总师”。
先进学生党支部:航天学院飞行控制研究所研究生第一党支部

支部简介:
航天学院飞行控制研究所研究生第1党支部成立于2016年12月,隶属航天学院党委,截至到2025年7月,本支部共有党员27人,正式党员25人,预备党员2人,其中包含博士研究生党员9人,硕士研究生党员18人。近三年来,累计组织专题学习32场,人均学时超80小时,实现党员参学率100%。通过组建党员先锋科研梯队,在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跨学科协同攻关中形成突破性进展,搭建学术报国实践平台,引导研究生将论文写在祖国靶场一线,以系统思维推动基础研究与工程应用深度融合,持续强化学术成果对国家重大战略的支撑效能。
获奖感言:
荣获“先进学生党支部”称号,是对航天学院飞行控制研究所研究生第1党支部坚持理论学习与科研攻坚交织、集体研讨思想碰撞的肯定。荣光背后,是支部党员不变的信念:以思想引领为熔炉,筑牢信仰之基;将先锋模范作用化为旗帜,在科研攻关与服务奉献中冲锋在前;推动党建与学术实践深度融合,使组织成为攻坚克难、凝聚力量的战斗堡垒。这份殊荣,它映照出我们的使命与责任。作为研究生党员,我们定以此为起点,让先进之旗在教研室奋斗中高扬,在服务奉献中熠熠生辉,在学术报国之路上赓续荣光,再立新功!
荣光在前,责任在肩。我们当以不息之火照亮前路,以青春之我铸就新时代的坚实堡垒。
优秀共产党员:张帆

张帆,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项目获得者,空间操作技术研究所党支部书记。主要从事刚-柔耦合系统智能决策、规划与控制研究。担任中国自动化学会、航空学会、空间科学学会等多个专委会委员,并受邀担任美国航空航天局(AIAA)空间系绳专委会委员。获陕西省自然科学一等奖、陕西省技术发明一等奖、国防技术发明二等奖各1项。
获奖感言:
作为航天学院的一名普通党员教师,参加此次七一表彰大会,并从宋保维校长手里接过了优秀共产党员的奖牌,感受颇丰。接过这份沉甸甸的荣誉时,感受更多的还是责任。作为一名航天工作者和教育者,我们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大地,将个人理想与星辰大海般壮阔的事业紧紧相系,把对党的忠诚倾注于每一次精确计算与严谨试验。征途漫漫,让党旗在星空中闪耀,正是我们航天领域党员最深沉的诗行。
被表彰的师生们,在各自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篇章:有几十年如一日躬耕于国防科研一线、鬓发已染风霜的老教授,他们默默坚守于实验室,以“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品格践行着科学报国的忠诚,亦有在“三航”领域崭露头角、勇挑重担的年轻科研团队,将论文写在祖国的蓝天碧海间。他们各自不同的经历,却共同诠释了“公诚勇毅”的校训精神。
大会落幕,而内心的波澜未平。前辈们用热血写就的西工大精神,如今作为珍贵火种,已然传递到我们青年手中。当秦岭山风再次拂过校园,我仿佛听见了历史与未来的深沉对话,我们这一代青年必将为实现“天下工大,世界三航”的远景目标不断奋斗。
优秀学生共产党员:陈世源

陈世源,西工大航天学院2025级博士生,师从龚春林教授。获小米特等奖学金等10余项荣誉,现任党支部宣传委员,曾任院研会执行主席。带领团队获省级标兵、"十佳研究生分会"等称号。
获奖感言:
砥砺航天报国志,践行党员使命。获评"优秀学生共产党员",我深感光荣与责任。作为航天专业博士研究生,我始终以"为国铸剑"为使命,在科研、支部工作和社会实践中践行初心。科研中,党员身份激励我攻克技术难题;支部工作中,推动我讲好党的故事;社会实践时,指引我带领团队走进航天院所和革命老区。我深刻体会到,共产党员意味着要成为攻坚克难的排头兵、服务同学的贴心人。这份荣誉是新的起点。未来,我将继续扎根航天事业,用实干诠释担当,让青春在航天强国建设中绽放光彩!
优秀学生党务工作者:杜志华

杜志华,2023级硕士,师从李浩宇。现任空天智能感知与控制技术研究所研究生第1党支部书记,2024年支部评议第一;2024年度获优秀研究生称号,竞赛揽省级银奖、“三航杯”金奖等。实践成果突出,“飞天探星”团队获省级标兵团队与全国案例,党建、班级建设成果斐然 。
获奖感言:
获得优秀学生党务工作者这份荣誉,我深感荣幸与责任重大。担任支部书记期间,面对研究生党建难题,我积极探索党建与科研融合路径,以理论武装筑牢思想根基,将“三会一课”融入科研攻关,推动支部成员在科研项目和论文发表上成果丰硕;以制度创新夯实组织建设,通过“党员先锋岗”“个人责任制”激发队伍活力;以特色活动凝聚党群力量,开展“读书漂流”“航天科普”等活动,联合多支部助力学院发展。在全体党员共同努力下,支部实现党建与科研、育人与服务协同共进,获评学院第一。这份荣誉属于整个支部,未来我将继续深耕党建工作,为学校发展和学科建设贡献力量。
学生党员标兵:赵弘骞

赵弘骞,中共党员,2020级博士,空间操作技术研究所研究生第3党支部书记,任内带领支部入选“三创三力”样板党支部项目、获校先进学生党支部荣誉。师从代洪华教授,瞄准国家战略前沿,长期开展在轨服务动力学与控制研究,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9篇,获多项省部级科研竞赛一等奖。
获奖感言:
仲夏梧桐,枝叶繁茂,西北工业大学七一表彰大会在庄重而热烈的氛围中拉开帷幕。当优秀党员和先进集体的名字在会场中逐一回响,当鲜红党徽在灯光映照下熠熠生辉,整个礼堂仿佛被一股无声却汹涌的力量所充盈。那一刻,我真正体味到了“榜样的力量”所蕴含的千钧重担——它不仅仅是荣誉的光环,更是无声而有力的召唤,在灵魂深处敲击着回响。
来源:航天学院
审核:黄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