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不凡事 >> 正文
【身边人 不凡事】记航天学院2025年研究生“优秀毕业生”(六)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11日 09:36 作者: 点击量:   分享到:

01

林泽淮,中共预备党员,22204-4班,电子信息专业,研究方向主要为变体飞行器控制。在校期间,获得国家奖学金、西北工业大学科研创新专项奖学金、一等学业奖学金等多项奖学金。竞赛方面,带队参加2023年智能无人系统应用挑战赛,获特等奖;带队参加2024年挑战杯“揭榜挂帅”专项赛—拒止环境下微型无人机集群搜索探究,获特等奖。

在校期间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多次参加外场飞行试验,主持硕士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培育基金一项,并完成结题。以第一作者及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3篇,以学生第一作者发表中文EI论文1篇,合作发表SCI论文5篇。积极参加学术活动,前往新加坡、日本等地参加国际会议。

经验分享和建议:在研究生期间保持热爱的同时需要做好时间规划,把大目标拆成每月、每周的小任务。与导师要积极交流,提升主动性。面对科研任务需要劳逸结合,注重效率。择业时,尽量拓宽视野,多与前辈和周围的人交流,建立多元化的参考指标,同时一定要明白自己的理想与追求。希望师弟师妹们不断尝试不断探索,人生没有白走的路。

02

马宜锋,中共党员,22级2班,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专业。在校期间,获得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陕西赛区金奖、“新动航空杯”第九届中国研究生未来飞行器创新大赛三等奖、科为一等奖学金(2024)、一等学业奖学金(2023、2024)、优秀研究生(2023、2024)。

研究方向为多智能体规划和控制,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两篇SCI文章和一篇会议文章:[1] Ma Y, Zhang Y, Huang P, et al. Game theory based finite-time formation control using artificial potentials for tethered space net robot[J].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2024, 37(8): 358-372.(SCI 1 区,IF=5.7,第一作者)[2] Ma Y, Zhang Y, Liu Y, et al. An active energy management distributed formation control for tethered space net robot viacooperative game theory[J]. Acta Astronautica, 2025, 227: 57-66.(SCI 2 区,IF=3.1,第一作者)[3] Ma Y, Zhang Y, Liu Y, et al. Cooperative game theory based formation control for tethered space net robot[C]//The Seven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ethers in Space. Toronto, Canada, 2024.(空间绳系机器人顶会,第一作者)

经验分享和建议:保持运动习惯,科研是持久战。祝大家守得云开见月明!

03

潘一华,共青团员,22202-01班,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专业。在校期间,担任22202-01班副班长、学习委员,总学业成绩排名专业1/60,获得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2次)、优秀研究生(2次)、校二等奖学金(2次)、“开拓杯”研究生未来飞行器设计大赛全国一等奖(排名1)等荣誉。

研究方向包括智能流体力学、非定常空气动力学、流固耦合力学等,截至目前,发表或在审SCI论文五篇(四篇一作)、EI论文一篇(一作)、会议论文八篇(五篇一作),申请发明专利两项(学生一作),主持西北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创新培育基金一项--基于混合神经网络架构的非定常流动建模研究(重点立项)。

经验分享和建议:对自我的突破,往往不发生在高峰时的春风得意,而是取决于低谷时的自我救赎,不要慨叹生活不易,或许此时恰是黎明前的黑暗,再坚持一下,曙光就在前方!

04

刘昭阳,中共党员,2022级02班,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专业,导师为党朝辉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空间轨道博弈。在校期间,学业成绩优异,2024学年综合测评班级第一,专业、年级前5%。获得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一等学业奖学金、优秀研究生等多项校级以上荣誉。学术交流方面,曾担任空间集群智能探索学术研讨会的会务学生负责人。

在学期间,以学生总负责人、主要完成人等身份参与多个国家级项目的申请、写作、答辩工作。以第一作者身份完成8篇论文的总结和写作,其中二区以上SCI论文3篇(1索引,2在审)、EI论文3篇(2索引,1在审)、其它国际会议论文2篇(2录用),并获得第七届CCSICC会议最佳论文提名奖。以第二作者身份申请发明专利4项,均已公开。

经验分享和建议:作为一名间断学业多年的强军计划学生,经历过入学阶段的技能生疏和前路迷茫,但好在一路坚持,终于步入正轨并一路高歌。学习之路从无坦途,即使现阶段不够顺利也不要放弃,坚持下去总会有收获的一天。流水从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

来源:航天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