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工作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不凡事 >> 正文
航天报国育桃李,秋意深浓颂师情|在航天学院,有这样一群人(二)
发布时间:2022年09月15日 21:17 作者: 点击量:   分享到:

在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攻坚克难,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和国家航天事业发展贡献力量;他们潜心科研,关注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他们航天报国,用实际行动服务“航天强国”战略。现在,让我们一起认识平凡又不凡的他们。

黄攀峰

(陕西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一等奖、重大影响力事项)

“立德树人、精进业务、亦师亦友”一直都是黄攀峰老师的学生培养准则。作为导师要求严格,且雷打不动每周都要跟学生学术交流,几乎每年都有学生获得国家奖学金等荣誉,毕业生更是硕果累累,不愁offer,是学生们争相报考的最热门导师。但同时,也是在食堂跟学生一起打饭聊天,逢年过节想着学生生活的亲切师长;更是讲台上激情昂扬,喜欢跟学生们互动交流的好老师。

岳晓奎

(陕西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一等奖、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主讲《空间操作与机动》等核心课程,二十年来潜心育人,长期奋战在教学、科研一线,他是众多学生的指路人,是青年教师的伯乐。他围绕航天动力学与控制领域重大问题长期潜心钻研,打造了一支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优秀创新团队,并且秉承科研育人的理念,引领学生上大平台,入主流,干大事业。他用一言一行感染着身边人,尽心竭力,默默为航天事业做出贡献。

凡永华(重大影响力事项、千万以上国家级项目)

主讲航空航天大类专业课自动控制原理等多门课程,他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科研育人,甘做学生们的靶场“引路人”,利用大型任务大胆锻炼培养研究生,打通从知识到能力、从课堂到靶场的“最后一公里”。先后带领近百名研究生共圆满完成国家重点型号、空军高性能靶标等20发飞行试验任务,从西北大漠到东海之滨飞遍了祖国的靶场,把西工大的红旗插在了祖国的靶场上,也把航天学子逐梦深空的梦想留在了祖国的靶场上。

刘正雄(重大影响力事项)

带领科研团队,主持设计牵头研制了某型重大试验任务的地面遥操作系统,圆满完成了在轨考核试验任务。科研团队甘于吃苦、连续作战,表现出了十分过硬的工作作风和对事业高度负责的敬业精神,他们在研制和试验中直面困难挑战,攻坚克难,充分利用遥操作系统的功能性能,极致发挥载荷作用,稳慎应对突发情况,展现了精湛的专业能力和高超的技术素养。在该遥操作系统的应急使用期间,试验队成员精准研判、精确指导操作过程,为某重要航天器的在轨抢救任务的圆满完成提供了重要保证。该系统的成功应用被用户单位评价称为 “一次具有开创、超越意义的成功”。

杨涓(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参讲和主讲本科生专业基础课和选修课、硕博士生专业选修课,高校教龄28年。从事等离子体和电推进研究23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等项目。获学校教学和省部级科研奖励。获发明专利六项,软件著作权三项。近五年来在国内外学术核心期刊发表研究论文15篇左右。悉心培养学生、不断探索科研新领域是她不懈的追求。

党朝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航天学院青年教师,荣获全国优博论文、陕西省自然科学一等奖等,是航天动力学领域50余年经典微分方程Tschauner-Hempel方程完备解析解的最终解决者。他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描绘抽象难懂的数学概念,善于从曲径通幽处找到自然现象背后的规律。他把本科生课堂玩转成了前沿学术殿堂,用青春之心激荡青春梦想,用深邃思想灌溉学术萌芽。指导本科生开展世界级科学难题研究,被平均年龄不足20岁的学生娃研究小组亲切地称作学术研究的“中国队长”。

魏祥庚(千万以上国家级项目)

主讲航天推进理论基础等多门专业课和中国航天精神等新形态课程思政课,从事科研教学13年。他坚持科研与教学并重、能力培养与精神塑造并重的教学理念,将实践能力锻炼、科研创新精神、中国航天精神及航天人的家国情怀融入课堂,为学生提供精神食粮和专业知识,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实践工作,在科研活动中锻炼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为国家培养新时代的航天人才做出了贡献。

张铎(千万以上国家级项目)

主讲工程热力学、空天推进系统热力循环等多门课程,高校教龄5年。绿巨人与钢铁侠是他课堂中经常客串的嘉宾,帮助学生理解课程难点。他将工程热力学从讲台搬到了发动机中,将热力循环从黑板植入到学生编写的发动机性能代码中。他和他的学生们始终乐观向上,大胆创新,勇于实践,以实际行动在先进航天动力领域扬帆起航。

周军(千万以上国家级项目)

陕西省教学名师,主讲航天器控制原理、现代控制理论基础等多门航天控制类专业基础课程,高校教龄27年。他创建大学生“系统性实践”模式,培育航天创新人才。建设了国家级精品课程,在线一流本科课程、指导学生创新创业……通过航天技术搭建学生走向世界的桥梁。

王亚军(千万以上国家级项目)

他是空天动力技术研究所组合动力团队攻坚排头兵,急国家之所急,想国家之所想,瞄准国家重大工程需求,任职西工大和航天三院某飞行器型号研制联合团队主任设计师,承担千万级科研项目,牵头完成的组合发动机核心部件和关键技术支撑了多次重大演示验证飞行试验的圆满完成。“隐姓埋名,为国铸剑”,“飞天一号”就是最好的答卷。

朱韶华(千万以上国家级项目)

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承担并参与了多项国家级重大课题,与指导的学生共同完成了空天组合动力多个核心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的攻关工作。不忘育人初心,坚持价值塑造,组织成立了本-研一体的空天组合动力火花工作室,将航天报国的情怀教育和战略需求的创新牵引贯穿始终,为祖国培养战略科技力量的后备人才是其孜孜不倦的追求。

长期以来,航天学院的这群人始终心怀“国之大者”,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他们严谨求实,致力于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他们潜心育人,全力推助高质量人才培养。金秋九月,丹桂飘香,祝愿航天学院的这群人,硕果累累,桃李芬芳。



来源:航天学院

审核:黄越、秦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