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速递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速递 >> 正文
寻访西南星火,点亮航天地图 | 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地图-西南纵览”实践队前往建川博物馆
发布时间:2021年07月22日 15:33 作者: 点击量:   分享到:

在建党100周年之际,航天学院“西南纵览实践队”在航天学院团委书记肖飞老师的带领下,前往建川博物馆,追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精神。

2021年7月18日上午,实践队到达了位于四川崇州大邑县的建川博物馆聚落,共有18座博物馆,分为抗战系列、红色年代系列、地震系列、民俗系列四个系列。


中国老兵手印广场

沿路进入馆内,首先经过的便是中国老兵手印广场。那一个个强劲有力的掌印,那一排排鲜红的血印,错落有致的陈列在广场上。毋庸置疑,每一个掌印背后都有一个故事,一段传奇的事迹,他们的故事不会被时间冲淡,那一个个血印也会永远的屹立在建川博物馆的老兵手印广场。




中流砥柱馆

接着,我们来到了中流砥柱馆。馆内陈列着各种各样的抗战文物,虽然曾在影视作品中有所了解但在现场观摩却有一种别样的感觉,那些历史仿佛就重现在我们眼前,带着真实血泪写就的纹理。




日军侵华罪行馆

图|日本侵华罪行馆入口,1931顶日军钢盔组成的蜂拥入侵场景


图|日本侵华罪行馆中的激烈战斗展示



川军抗战馆

尽管当时的四川是居于抗战后方,但川地有血性的国民仍前赴后继地赶往前线,敌军一日不退出国境,川军一日誓不还乡!


5·12抗震救灾纪念馆

令我们感触最深的是5·12抗震救灾纪念馆,馆内虽然只是一些图片,但看着这些图片,眼睛还是不禁湿润。2008年5月12日,惨痛的回忆又从心底袭来。地震无情,人间有爱。大灾面前,平民、医生、人民警察,还有千千万万个人民子弟兵,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救援。在这场灾难中我们看到生命的不屈,生命的奇迹不断上演。



红军长征在四川纪念馆

红军长征被誉为“地球上的红飘带”,它途经四川60℅以上的县,进行了数百次的战斗和战役。红军长征在四川走过的路程最长,停留的时间最久,经历十分曲折,环境艰苦卓绝。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不朽的丰碑,是中华民族的英雄史诗,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它不仅锤炼了伟大的党和伟大的人民军队,还培育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奋斗与辉煌——中国共产党100年礼赞

最后我们来到奋斗与辉煌——中国共产党100年礼赞展厅。走进展厅,毛主席手书的“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的浮雕映入眼帘,气势磅礴。


总结与感想

下午,各个展馆相继参观完毕,“航天地图–西南纵览”实践队前往建川博物馆的实践活动圆满完成。经过一天的参观,每个队员都深有感触。历史不仅是要向我们展示它曾经的艰难困苦,更是要我们在这幸福的时代铭记先辈们曾经的苦难,勿忘过往,开拓明天!




个人感悟

在建川博物馆群落一天的参观学习后,我感触最深的莫过于是在抗震救灾纪念馆中看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种种英雄事迹,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总结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汶川大地震之时,全国人民上下一心,中央迅速做出抗震救灾指示,调动大量军队,组织志愿者赶奔一线进行救援,集全国力量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这源自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还有跳伞15勇士,为了获得一线灾情,送去救援物资,给灾民带去希望,他们在无气象资料、无地面标志,无指挥引导的情况下毫不犹豫从将近五千米的高空跳下。这批勇士体现了中国人民泰山压顶不弯腰的英雄气概。对于第一批赶到现场的军人和志愿者而言,灾区的一切都是残酷的,巨石封山、道路被毁,所带的工具用坏了只能用手刨、用脚蹬,得到的却可能只是鲜血与残肢,他们不知道灾情如何,不知道里面的人身处什么样的情况,甚至不知道希望何在…但是他们绝不放弃,他们相信人民的生命高于一切,哪怕只有一个人也要继续进行救援,绝对不放弃任何一条生命。我看到了在惊心动魄的抗震救灾过程中,中华民族数千年丰厚历史所形成的民族精神薪火相传,看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交相辉映,看到了伟大的抗震精神。我们应将抗震救灾的精神融入到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逝者安息、生者奋进,做到校训中写到的勇猛精进,敢为人先。

——丁天立(航空航天类2020级)


今日参观建川博物馆,印象最深刻的是展馆中陈列的抗日战士们写给亲友的家书。有袁国平致侄子书中言抗战之成功希望与革命之意义,有左权致妻书思一家三口天伦之乐,也有蔡良致父母书表抗战之决心,在信外,他们是抛头颅、洒热血,保家卫国的大英雄,而在信内,他们也同普通人一样操心着孩子的学习,关心父母的身体,思念着他们的爱人……面临着日军的侵略,他们以殉道者的精神参与抗战,为国家民族而奋斗。“若抗战胜利,不愁无饭吃;若抗战失败,则大家都当亡国奴。”战士们这种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和顽强的抗战精神,对抗战的全面胜利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国家和民族的危难面前,大批革命先辈当以国家和民族的需求为首要,捐躯赴难、舍身忘我,争做中华民族之中流砥柱。

——黄家俊(航空航天类2019级)


文字:米晔煊

图片:黄家俊、赵子龙

审核:韩冬